2025非遗保护正当时——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开启全球化非遗保护与传承新篇章

2025-04-02 08:12:29北青网

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民族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舞台,借助优质内容中的文化元素引发全球观众共鸣,已然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推动中华文化IP持续“出圈”。

(上图为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理事长王维汉)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理事长王维汉向记者介绍到: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凭借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坚定愿景和丰富实践基础,勇担时代使命,全身心投入到了波澜壮阔的非遗保护事业中去。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军说:在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非遗文化既面临现代生活方式变革与工业化生产带来的严峻冲击,传统手工技艺逐渐式微、文化记忆不断流失;也迎来国际社会对文化多样性高度重视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全球文化消费升级,为非遗的展示、传播与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上图为张军(右)与王笳慕(左)在2024(中国·北京)大型国际非遗保护传承主题展暨国际高峰论坛现场)

知名书画家、策展人、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国际交流中心秘书长、国际非遗系列主题展览策展人、国际非遗文化传播大使王笳慕向记者介绍到:在上述特殊的时代背景下,2025年,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将继续以全球化视野与创新思维,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全新篇章,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科技文化双向赋能”的新时代文化传播体系。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在2024年线上、线下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持续深耕多项品牌活动,已经或正在策划实施2025第二届(中国·北京)大型国际非遗保护传承主题展、2025首届(中国·北京)国际非遗民族服装服饰表演周,以及“中国儿童保‘胃’战”、“我爱中国年”、“我是外交小特使”、“非遗星舞台”等活动。与此同时,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依托短视频平台、新媒体直播技术及元宇宙等前沿科技,打造“线上非遗星主播”、“非遗星舞台”、“非遗传播官”、“非遗体验官”及“非遗星教官”等创新项目。这些项目突破传统非遗传播边界,通过科技赋能,让非遗文化以更生动、更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同时,基金会将携手海内外爱心企业、国际组织及相关部门,共同设立“非遗产业孵化基金”、“国际教科文基金”、“非遗奖学金”、“国际非遗文化周”等专项基金,构建非遗文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长效支持机制。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全球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注入新动力。

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革新,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基金会以北京为支点,撬动全球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创新,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生命力,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

这些努力突破非遗文化传播的传统边界,通过科技赋能与资源整合,构建起以(中国·北京)为核心的国际非遗生态圈,为全球文旅与研学领域注入新的文化活力,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基金会以“守护非遗、连接世界”为使命,致力于搭建跨越地域、文化、时代的桥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交流合作,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多元化路径,践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球文化共生理念。以“演非遗、展非遗、赏非遗、藏非遗、评非遗、研非遗、学非遗、传非遗”的全方位体验模式,打造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让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在新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未来,基金会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以国际化为导向,打造非遗文化传播的全球标杆,让中华非遗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动力”,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姜一萍介绍到。让我们共同携手,守护人类文明的瑰宝,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永恒的光彩。愿每一件非遗作品、每一项传统技艺,都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基金会邀请并欢迎更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非遗藏家、非遗传承人以及各地域相关政府组织、NGO等,共同守护“非遗”这份人类文明的瑰宝,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简介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英文名:BeijingInternationalArtFairFoundation)是在北京有关文化机构积极倡导和关怀下,联合爱心企业和多个新闻媒体于2013年8月7日,在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业务主管下,经民政部门批准注册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益性非营利性慈善组织公益机构。2023年,获评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3A级。

基金会始终秉持“鼓励、资助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交流合作与研究工作”的服务宗旨,通过社会倡导、募集资金、教育培训、救助资助、开发服务等方式,致力于促进艺术传承、创新、研究和跨文化交流,展示、收藏、保护、发展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弘扬中华文化,配合政府推动国内艺术事业进一步健康、科学、繁荣、有序发展。并积极为身处困境、疾病、残疾等弱势群体进行多方位的援助!

中文名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

英文名BeijingInternationalArtFairFoundation

成立时间2013年8月7日

机构评级2023年获得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3A级

登记管理机构北京市民政局

业务主管单位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

信用代码531100000741213907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6号院25号楼东座2层

理事长王维汉

秘书长张军

法定代表人王维汉

机构愿景

益心向党、与党同心同德、与时代同向同行,助力推出大批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

机构使命

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募集资金、专项资助、业务培训、咨询服务、国际合作、文化交流,开辟民间救助渠道,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推动文化艺术公益事业的发展,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益心向党,与党同心同德、与时代同向同行,助力推出大批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

机构标识

主色是红色的人形为主体,象征着温暖、热情与昂扬的斗志。配色是黄色和蓝色,黄色代表活力与朝气,蓝色是大海的颜色,表示沉稳。红黄蓝搭配是艺术里的三原色主色,象征活力、热情、奔放、团结、共进。组合三个人形向上托举象征着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以包容开放的慈爱之心,以鼓励、资助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交流合作与研究工作的服务宗旨,关心、援助和支持艺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动员社会人人参与和谐共建的奉献精神。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