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灯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陪葬品, 而是皇后赏赐的, 堪比流通货币

2025-04-01 03:41:31NG视频

长信宫灯是中国汉代青铜器的巅峰之作,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因其灯座底部刻有“长信尚浴”字样而得名,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它不仅是汉代宫廷美学的代表,更因超前千年的“环保黑科技”设计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其设计原理极为巧妙:整盏灯由宫女跪坐执灯的形象构成,宫女右臂高举为灯罩,宽大袖口自然下垂作烟道,灯盘中心放置蜡烛或油脂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会顺着袖管进入中空的宫女体内,最终沉积于底部盛水的灯座中,实现烟雾过滤净化,避免污染空气。

这种“虹吸原理”与“分体式结构”的结合,让长信宫灯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环保灯具”,其宫女头部、灯盘、灯罩均可拆卸,便于清理积灰和更换灯芯。历史上最有趣的发现是灯体上的9处65字铭文,揭示了它曾辗转多人之手的传奇身世——最初属于“阳信家”(推测为汉武帝姐姐阳信长公主),后归窦太后(汉文帝皇后窦漪房)的长信宫所有,最终成为中山国王室的陪葬品。考古学家还发现,宫女面部表情静谧端庄,衣纹线条飘逸,甚至暗藏人体工学设计:调整灯盘开合角度即可控制灯光强弱与方向,堪称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长信宫灯复制品作为中国智慧象征展出,2022年更被选作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设计原型,让两千年前的华夏匠心穿越时空焕发新生。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