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图文激励计划#
“殉葬”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残忍的丧葬制度,它指的是在人死之后,用器物、牲畜或者活人与死者一同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
由于殉葬制度极为残忍,所以自秦汉以后以人殉葬越来越少,大多代之以木俑、陶俑。但在某些特殊时期,“以人殉葬”也会死灰复燃,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才彻底废除了殉葬制度。
一、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相信很少有人自愿殉葬的,因此殉葬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被强迫的。通常被殉葬的,都是死者的妾侍、仆人或者臣子,死者的正妻和子女极少会成为殉葬的对象。正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皇帝死后,极少有皇后殉葬的例子。
但凡事都有例外,纵观整个历史中,不幸被殉葬的皇后也有那么几个。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孝烈武皇后阿巴亥,便因“饶丰姿,然心怀嫉妒,留之恐后为国乱”的理由,在努尔哈赤死后被逼自缢而死,为努尔哈赤殉葬。
除了阿巴亥之外,在魏晋南北朝时也有一位不幸的皇后成了殉葬制度的牺牲品,她就是北魏孝文帝的第二位皇后冯润,也被称作幽皇后。
《魏书》卷十三《皇后·孝文幽皇后冯氏传》记载了冯氏被殉葬的经过:“高祖疾甚,谓彭城王勰曰:‘后宫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为之所,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可赐自尽别宫,葬以后礼,庶掩冯门之大过。’高祖崩,梓宫达鲁阳,乃行遗诏。北海王详奉宣遗旨,长秋卿白整等入授后药。后走呼不肯引决,曰:‘官岂有此也,是诸王辈杀我耳!’整等执持,强之,乃含椒而尽。殡以后礼。”
这位幽皇后冯润,也是北魏唯一被殉葬的皇后。她到底做了什么,以致得到这种结局呢?
二、
据史书记载,这位冯润是北魏太师冯熙的第二个女儿,与妹妹冯清一起嫁给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因为冯润长得十分美丽,又善解人意,因此得到了孝文帝的宠爱。但冯润却趁孝文帝连年南征之际,在后宫与高菩萨私通,最终丑事外泄。于是孝文帝在弥留之际颁布遣诏,将冯润赐死。
冯润被逼自杀后,北魏以“失行”的理由,给了冯润一个“幽皇后”的谥号。按昭《谥法》的解释,“违礼乱常曰幽;淫德灭国曰幽”,说明冯润与中官私乱是给她“幽”这个谥号的原因,甚至北魏很多宗室大臣还认为,如果不除掉冯润,将来她“宰制天下,当杀我辈”,甚至会临朝称制,导致拓跋氏的子孙失去皇位。
冯润之所以能进宫成为孝文帝的妃子,得益于其姑姑文明皇太后冯氏的促成。这位冯太后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在献文帝和孝文帝两朝,先后以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在她去世前,孝文帝只是她手中的一个傀儡,没有真正主持过国政。因此孝文帝非常害怕自己死后,冯润作为冯太后的侄女,会步其姑姑的后尘——这也是众多历史学家认为孝文帝在死前一定要逼冯润自杀殉葬的真正原因。至于与人私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司空见惯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成为逼皇后自杀的真正理由。
太和十年,孝文帝已经成年,冯太后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为了保证冯家不会在自己死后遭到清算,冯太后自然要考虑冯家的退路,于是将侄女冯润和冯润的一个妹妹召进宫,想让她们生下皇子后,将她们生的皇子立为储君,这样就能保证冯家在自己死后仍然平安无事。
没想到的是,冯润和妹妹进宫后,妹妹却因病早早就挂了,冯润也患上了重病,被孝文帝遣送回家当了尼姑。不久后,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又想起了冯润,在得知其病已痊愈后,又将冯润和她的另一个妹妹冯清召进宫,做了自己的妃子。
虽然再次进宫的冯润得到了孝文帝的宠爱,但也许是因为性格好妒的缘故,孝文帝只封冯润为左昭仪,而立了冯氏的妹妹冯清为皇后。
三、
《南齐书·魏虏传》记载了冯润没有成为皇后的原因:“大冯美而有疾,小冯焉宏皇后,生偶太子询。”据史学家分析,这句“美而有疾”中的“疾”并不是指身体上的疾病,而是冯润“好妒”的心里疾病。
妹妹冯清成为皇后之后,冯润见自己的权势地位落空,对妹妹怨恨弥深。在权力欲及忿恨的驱使下,她多次在孝文帝面前谗毁妹妹,并买通宦官陷害妹妹,说冯清入主中宫后,上天出现了“月犯轩辕”的天象,于北魏大大不利。这些谗言最终使得孝文帝废掉了冯清的皇后之位,将她打发去瑶光寺出家。
皇后冯清被废一年后,孝文帝元宏册立冯润为皇后。冯润非常担心由妹妹抚养的太子元恂会记恨自己,又是又勾结大臣,在孝文帝面前不断祗毁太子。《南齐书·魏虏传》称:“宏制衣冠与之,询窃毁裂,解髪焉编服左衽。大冯有宠,日夜谗询。”
太和二十一年春,元恂被御史李彪密劾诬告,终以谋逆罪赐死,年仅十五岁。至此,冯润所有的威胁都已消除。
不久后,孝文帝率军出征,将冯润留在了洛阳。行至汝南时,孝文帝最小的妹妹彭城公主从洛阳赶来,向孝文帝告状说:皇后逼自己嫁给她的弟弟冯夙,彭城公主早就听说冯夙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再加上孝文帝出征后,皇后在洛阳立即与人私 通,淫 乱后宫,自己实在不愿意嫁到这种人家,求哥哥替自己作主。
孝文帝听说皇后淫 乱后宫,当即大吃一惊,连忙追问缘由。公主告诉他,皇后在孝文帝南征后,与宫中执事高菩萨私竟然公开淫 乱,宫中上下都知此事,只是不敢告诉皇上。
公主的一面之词,并没有让孝文帝相信皇后与中官淫 乱之事,于是派人秘密潜回洛阳调查。结果派去的人一查,皇后与中官淫 乱之事在洛阳早已是满城风雨,甚至还有风声说皇后“弥怀危怖,与母常氏求女巫祷厌,愿高祖疾不起,一旦如文明太后辅少主称命者”。
四、
孝文帝虽然不愿意相信他一向宠爱的皇后竟然会做出如此事来,但也知道无风不起浪,于是在回到洛阳后,立即逮捕了负责照顾皇后宫中的小黄门苏兴寿,对其进行秘密审问。在大刑之下,苏兴寿很快将皇后与高菩萨私通的事全盘托出。
听了苏兴寿的招供,孝文帝气得发昏,立即将高菩萨抓起来拷问。原来这个高菩萨是宫里的御医,冯润进宫后曾替冯润看过病,两人随后有了奸情。
随后,孝文帝将冯润召入自己的寝宫含温室进行审问。为了避免冯润狗急跳墙,孝文帝命人对冯润进行搜身,果然在她身上搜出了三寸长的匕首。
见奸情败露,冯润跪在龙床前,不停谢罪。孝文帝命她站起来,赐座给她。又命高菩萨把所供认的罪状当她的面陈述一遍,然后看着她说:“你做下这种事对得起朕吗?”
面对盛怒的孝文帝,冯润不敢狡辩,只好从实招来。孝文帝念其旧情,一时也不忍心赐死她,就叫来冯润的母亲常氏,扔给她一根拐杖,让常氏教训自己的女儿。在皇帝面前,常氏无奈,只得拿起拐杖,劈头盖脸地朝着冯润打去。
不得不说,孝文帝真的太爱冯润,在得知她背叛了自己后,不但没有杀她,还保留了她皇后的位置。只不过这件事之后,孝文帝对冯润的感情起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再也不肯临幸她了。
对于孝文帝的此举,宋末史学家胡三省评价道:“瑶光寺之练行尼,魏主忍焉之,废后非得罪于宗庙也;幽后所焉彰灼如此,乃不能正其罪;废后独非文明家女邪!”
五、太和二十三年,孝文帝南讨陈显达前,以太子恪监国。为防止冯润加害太子,“令太子在东宫,无朝竭之事”。
公元499年,孝文帝身染重病。弥留之际,嘱咐彭城王元勰:“我死之后,赐皇后死,另择地厚葬,以掩冯门之大过。”说完,这位北魏最有作为的皇帝便与世长辞,终年三十三岁。
孝文帝为何一开始放过冯润,在临死前又要赐死她呢?因为孝文帝深知皇后在自己死后,极有可能以皇太后的身份掌权,甚至篡夺皇统,遂将其赐死以阻止这种局面的出现。
据史料记载,替孝文帝执行这一遗诏的,是北魏的北海王元详。当他带着毒酒向冯润宣读遗诏后,冯润露出了强烈的求生欲,一边飞跑,一边高喊“皇帝哪有这样遗令?这是你们这些人想杀我而已!”元详不得不命人将毒酒强行灌入冯润的口中,这才毒死了她。
冯润死后,北魏以皇后礼仪将其安葬。出殡那天,咸阳王元禧与北海王元详聊天,感叹地说:“如果没有遗诏,我们兄弟也会将想办法除掉她,总不能让失去德行的妇人统治天下,将来杀死我们吧?”
客观地说,孝文帝拓跋宏对冯润是非常宠爱的,但冯润却自作孽,不可活,居然给最爱自己的人带上了“绿帽子”,自己也最终落得“殉葬”的下场。
六、
但在民间传说中,冯润却有另一种结局。据说她喝下的毒酒的毒性不够,再加上灌她喝时她拼命挣扎,因此只是昏迷,并没有死。而北海王元详也没有仔细查看,就命手下军士将冯润装进了棺材。
当天晚上,冯润便在棺材中苏醒了过来,被看守棺材的一名士兵发现。在冯润的苦苦哀求之下,这位士兵心软了,于是偷偷地放了她,随后将一只羊的尸体放进了棺材。
冯润得救后,自然不敢回娘家,但又没地方可去,于是这位士兵便在数日后,偷偷带着她逃回了自己的老家,从此两人便生活在了一起,冯润还替这位士兵生下了一儿一女,直到公元534年北魏灭亡后,冯润才以六十五岁高龄去世。
当然上述说法只是民间野史。历史上的冯润,如果能与孝文帝同心同德,在丈夫在外南征北战开疆裂土时,在后宫相夫教子母仪天下,必定会名垂青史,成为一代贤后。但她欲壑难填,毫无底线,最终断送了自己的生命,还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参考资料:
《中国史研究》:《“汉末故事”与北魏孝文幽皇后冯氏之死》
《魏书》:《皇后列传·孝文废皇后》
举报/反馈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