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横店“20万群众演员”现状:懒人乐土,单身汉天地,“疯子”乐园 >> 正文

横店“20万群众演员”现状:懒人乐土,单身汉天地,“疯子”乐园

发布时间:2025-07-02 08:17:21 来源:纪实侃侃偘

横店“20万群众演员”现状:懒人乐土,单身汉天地,“疯子”乐园依靠步行、受指责、等待演出,在这个拥有20多万人的世界里,究竟是个发财的宝藏,还是耗尽人力的空壳?

群演规模与构成:20万人群的底层画像一群又一群的人冲往横店,夏天就穿着棉袄,冬天则是短袖。镜头背后,隐藏着几千块一场的英雄梦,还有那135块一天的值班费。

登记的13万人,活跃的却只有一万。剩下的,基本上都在等角色,有的人一年顶多出场五次,有的人三个月才接到一次活,真是难得。

来这儿的,多是北方的朋友,尤其是河北、河南和山东的皮肤最厚。

拖着行李箱站在横店镇的影视大道,随便一问,十个人里就有六个带着地方口音。男性居多,女性相对少一点,平均上十个人里大约六个半是男的,大多数人的年龄集中在二十到三十五岁之间。

三十多岁了还在当群演的男士,差不多一半都没成家。

有位从保定过来的哥们,跟我吐槽这几年老演死尸,真是演得够腻的。我问他为啥不回老家,他摇摇头说:“回去干啥,厂子关了,媳妇也走了。”学历这一块儿真是不咋地。高中及以下的占了一半多,大专和本科合起来还不到四分之一。

有的人卖过水果,有的人送过外卖,还有的干过装修,做微商失败后跑路,甚至是离婚后带着一点积蓄来到横店,结果一年就花光了,只能在网吧里混日子。

横店影视城东门外,有一家网吧,晚上大部分都是在这里混的群演。一张床要40,没人关心你之前演过什么,能忍得了臭脚味的,都是熬夜抢活儿的主。

“有手有脚就能在横店讨口饭吃”,这是公会培训时常挂嘴边的话。

不过这碗饭到底能不能咽下去,得等进了横店才明白。

收入与工作环境:微薄薪资与高强度劳动一天干十小时,收入135块。无论是站着、躺着还是趴着都得演,完事还得被扣掉公会的手续费。

公会觉得这很合理,但演出者却觉得太累。一百三十五块是按十小时来的,超出后每小时加13块。但是,问题是几乎每天都要加班。

剧组不看钟表,唯独听场记喊开机。熬夜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候一晚上要换三场,群演们也得跟着忙活。

有位男演员凌晨两点钟站在宽阔的宫门口,身上穿着铠甲,冷得直打哆嗦,摄像机还没准备好呢。

有的人受不了寒冷,现场就晕倒了。

>横店2024年数据显示,15%的人在拍戏时受过伤,实际上获得赔偿的仅有3%。

有位群演讲,拍骑马的镜头,结果胯骨磕青了,剧组却说:“这不算工伤,你自己没坐稳。”群演之间也有慢慢的等级差别。走在中间、穿着戏服的,叫“前景”。

站在后面只露出背影的,称作“远景”。如果跑得快、长相不错的,就有机会成为“特约”,起薪四百,还能有台词。

其实,真正能成特约的,没到0.5%。

有些人凭借身高和颜值进了特约,顶多一年也就出几次场,有时候还得给导演送烟。

大多数人连脸都挤不进场,顶多在边上凑个热闹。

性别造成的差距更明显。女群演得自己化妆,买假发,还要租高跟鞋,拿到的钱和男的差不多,有时还得自己掏腰包买衣服。

男群演常常干一些艰苦的活儿,比如扛尸体、演士兵挨揍、被马踹之类的。

骚扰的问题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是没人提出来。女演员想要有好的前途,有时得跟副导演关系搞好。要是有人不愿意配合,那就得天天被往后排。

导演一句话就能决定你今天的生死:“换人。”这话能让你一整天的工资飞了。

2024年短剧火爆,横店的群演们那段时间常常在说“日薪四千”。不过,这热潮一过去,许多短剧都草草收场,到2025年,日薪竟然降到了九十一天,抢戏的人数反而比以前更多。

特约的抢不过,远景也拼不过,只能每天早上四点就去排队等消息。有活儿就感恩上天,没有活儿就跟着回网吧混日子。

职业发展困境在横店,有个说法流传了多年:只要愿意坚持,就总能迎来转机。可是真正能熬出头的,几万人里也就那一个。

赵丽颖在群演界可谓是一段传奇,专业出身,经历了五年的特约角色、三年的小配角,才终于当上了女主角。不过,绝大多数人却没机会,副导演的名字都记不住。

想要晋升到“特约”,得先通过“公会考核”。

有的人练了半年台词,结果在考场上紧张得嘴都发抖,连站的位置都搞错了。

一次没过,想再考就得等到下半年。从群演过渡到特约的,真心不超过2%。

剧组的经费大多都花在主演身上。

一位顶级男演员,一集戏的身价高达三百万,群演一天的收入连预算的3%都拿不到。要是是在影棚拍摄,群演连个背景都算不上,导演只会喊:“把后头的人站好,不许动!”有些人对当群演不屑一顾,结果就跑去短剧圈,刚火的那年,日薪能拿到四五千,三天就能赚到一个月的工资。

可好景没持续多久,内容审查一紧,剧组就像长了翅膀似的纷纷跑路了。

到了2025年,短剧演员的日薪居然降到了九十,而剧的数量也从一天十条减到了三条。

群演里有个哥们儿,做了两年卧底,剧情火过一回,流量上来了,就想着转行当主播,卖戏服了。

花了两万块买道具,没想到一个月就亏得精光,平台限流,后台数据一下子归零。现实的教训真是比演戏还要厉害得多。

想要长久发展的,赶紧去报名“影视公会培训”吧。

培训真的有用吗?数据显示,参与培训的人数已经过万,拿到职称的却只有三十一个。学打光的连灯都没摸过,学场务的更是没机会进组。

2024年发布了一份《规范影视剧组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要保障群演的工资和限制工作时间。可是,这文件发下来之后,剧组仍然照样熬夜,照样扣钱。

政策就是个纸老虎,利益链根本没被压住,群演手里握着文件,结果也没能扭转局面。

标签背后的真实困境有人称横店是“懒人乐园”,也有人觉得它是“疯子天堂”。

在网吧待了三个月的群演听了这话,只是笑了笑:“你要是吃了半个月的泡面,也疯了。”群演们抑郁症的比例,竟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根据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2025年数据,14.7%的人患有抑郁症,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确诊,只是选择默默忍耐。

心理医生称这现象为“横店综合征”。

表现出来的就是:作息颠倒、角色错位、对现实感到无望,反而对名利极为执着。

有的人演士兵演久了,拍完照样习惯性地敬礼;有的人常演死尸,一躺下能睡四个小时。

说白了,疯也不完全是疯,没办法进剧组,就只能拼命表现。

有个群演连续三天趴着拍尸体戏,眼睛连眨都不敢眨。副导演在旁边还说“真敬业”,可就是没多给一分钱。

女群演的压力更大,白天拍戏,晚上还得做造型、排队化妆,哪怕自己上妆也得轻薄点。

挤进镜头里没多久就被换掉,原因是“脸太熟”,回网吧的路上,遇到路人问:“你不是昨天在剧里被杀了吗?”这些还没算最狠的,最狠的是那些连存在感都没有的人。

一天当兵,一身五层戏服,只露个脑袋,结果镜头被剪了,朋友圈发不出照片,家里人问我在干啥,都不敢说是拍戏。

有人说群演懒,真懒的话,最多也就混一个月就跑了。能在这一行坚持三年的,都是拼命干的。

2025年,横店的管委会做过一次匿名调查,结果发现有70%的群演其实不想这么混日子。可现实是,学历不高、经验缺乏,进工厂被裁员、摊位被罚,能做的工作就那么几个。

有些人想着转行,去做道具、化妆、拍视频。可是年入百万的,真的少得可怜,不到1%。如果想当场务,得熬个三年;而道具则得自己先扛十几万的成本。

想在拍视频这行火,就得依赖“沾剧组”“炒角色”。不过,平台风向一变,封你直接就来了。

群演并非没实力,也不是没拼劲,主要是这条路本来就窄,容许翻身的人实在太少了。

横店影视基地在2025年推行了“职业演员认证”,不过实际推行的进展却有些缓慢。

很多群演都表示:“你有了认证证书,也不一定会有人找你演戏。”剧组还是得看熟面孔和熟人关系。

想要甩掉群演这个身份的,最终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回老家了。

有的人去当保安,有的则选择开滴滴。

再回首这段群演经历,我就想说:“年轻时追梦是值得的,但可不能一辈子沉浸在梦里。”前言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迅猛发展,影视从业人员的健康与权益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报告汇总了相關研究,旨在揭示行业现状,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