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跳梁小丑”李玉刚跌落神坛,不再被世界宽容,梅葆玖:死不原谅 >> 正文
“跳梁小丑”李玉刚跌落神坛,不再被世界宽容,梅葆玖:死不原谅
李玉刚这位顶尖艺术家刚出道的时候,可把大家的眼球都吸引得满天飞,各种好评简直是排成长龙。
等到他和梅葆玖的争执曝光后,大家才明白,原来他的所谓优秀不过是个空中楼阁。
因为他当年那些捣的鬼,梅葆玖觉得真是过了头,直到他后来快不行的时候,脑子里一直还在琢磨这事儿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同样非常优秀的艺术表演家会产生相关的矛盾?
李玉刚当年究竟干了啥,居然让人临终还不肯饶了他一马?
从草根到“角儿”
李玉刚从小就爱音乐得不要不要的,1996年高中一毕业,他本来抱着去吉林省艺术学院的梦想,但因为家里没钱,只好忍痛割爱,搞过洗碗、送报、甚至在街头唱歌,生活过得那叫一个捉襟见肘!
大约在2000年那会儿,李玉刚某个晚上在酒吧里照旧唱歌,结果老板通知他,那女演员临时有事,没法一块儿上场了,让他自己想辙把歌唱完了。
要是不唱歌,今晚的工资就得打水漂!所以李玉刚只得咬紧牙关,壮着胆子上台了。
因为没个女搭档,他只好学着女声唱,心想这招肯定会遭观众骂,谁知最后掌声响得比春晚还热烈!
后来,李玉刚开始玩起了倒站唱,他那嗓音和那副秀气模样,慢慢在圈子里闯出了点儿名堂。
真正让他的人生大逆转的是2006年那场在央视播出的《星光大道》。
在这个节目里,他唱了一首《新贵妃醉酒》,把京剧的味道混进了流行歌曲里,凭他那特别的嗓音和新鲜的改编手法,马上就让全国的观众眼前一亮!
《新贵妃醉酒》也正是李玉刚的成名之作,歌词朗朗上口,旋律动听,再加上他独特的半男半女唱腔,让这首歌火遍了大江南北。
这首调调可是梅兰芳的经典京剧翻过来换成新花样,这也为李玉刚以后的风波埋下了个小雷。
李玉刚一红了,四处跑演出,名气像火箭一样蹿升,有人竟然把他跟京剧老前辈梅兰芳扯到一起,听起来是夸他,但这可把他和梅葆玖的关系搞得挺僵的。
把京剧和现代流行歌曲混搭,不光老百姓爱听,就连梅葆玖都赞不绝口,觉得李玉刚用新的手法把京剧扔给年轻人,让他们都能听到、喜欢上这门艺术,真是为国家宝贝“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出了一份力气!
这个时候,李玉刚和梅葆玖就像一对好朋友,互相点赞,和谐得跟一对小情侣似的。
在喝彩中迷失自我
随着李玉刚的名声蹭蹭往上走,他心里开始小鹿乱撞,自认为是京剧的超级巨星。
在演出的时候,看到粉丝高举横幅写着“古有梅兰芳,现有李玉刚”,他那小心肝儿乐得快要飞起来,心里竟然想着自己能和梅兰芳平起平坐。
京剧圈子里可是有人在的,尤其是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还健在。
对喜欢京剧的梅葆玖来说,李玉刚的那些行为简直是对京剧的侮辱。
如果李玉刚在这一刻能坦诚自己有点虚荣,真心向梅葆玖赔个不是,两人之间就不会闹得这么僵了。
那俩人的争吵起因是在一档节目里,李玉刚在开场的时候自称是“梅派京剧的继承者”!
梅葆玖完全撑不住了,干脆一声不吭就走了,不是觉得被冒犯了,而是怕大家一看就把真正的梅派京剧和李玉刚扯上关系,这可是梅大爷绝对不能容忍的!
梅葆玖可是梅派艺术的传人,干这行干了一辈子,连说自己能跟老爸比都不敢。
李玉刚那小子半路出家,主要还唱些流行歌曲,凭啥跟梅兰芳那种大师扯上边儿?
梅兰芳那小子十几岁就进了戏班,唱歌念台词、演戏打斗,哪一样不是练得跟铁打的一样?
一辈子埋头钻研京剧这一块,才能成就一位顶尖的高手。
然而说到李玉刚,他可从来没有好好拜过老师,也没正儿八经学过戏,更多的就是在流行音乐里边加了点儿戏曲的味道,图个新鲜感,想要捞点儿好处。
梅家招徒弟可是规矩多得很,得不停地跪下磕头,光这一套就能把人磕晕,师父还得点头才算好使!
李玉刚根本没经过这道坎儿,也没得到梅家发的入场券,他凭啥敢“代表”梅派艺术?
这不就是明目张胆地给自己打光环,顺着梅家的名声来给自己捞点面子吗?是非容易找上门
这事儿在京剧圈里,那简直是闹成了一锅粥!
梅葆玖认为,李玉刚这事儿尤其不地道,简直是对他老爹梅兰芳的面子不管不顾!
说得胖点,这是在给京剧这门艺术和我们民族的瑰宝擦鞋,真是瞧不上眼!
老头子居然还找了几个老艺术家,一起瞧不上那些火热的选秀节目,觉得有些节目只顾赚钱,把艺术搞得稀巴烂,连原汁原味都没了!
这后头,谁能说大家对李玉刚这种事就没点心里不爽和担心?
说到底,李玉刚起初的打算,可能真的是想借梅派这块招牌,给他那啥“新潮京剧”造势,并不是故意搞事。
可是他忘了一个大关键:京剧这玩意儿,有它特有的认真劲儿,还有它那一套传承下来的规矩和规矩。
京剧这玩意儿,讲究的是跟老前辈学,从嘴里传到心里,动不动就是几十年如一棵老树扎根,天天练那几招,真不是说说而已的!
你以为嗓门大、长得帅,捏着嗓子哼几句女声就能乱入“梅派艺术”,那得多天真!
梅葆玖爷爷可太拼了,不光是想保护他爹那张干干净净的牌子,更是这门国粹艺术的精髓和规矩,绝对不让外面的人随便玩弄、糟蹋!人去楼空徒留憾
这事儿就这么一摊子,跟雪球跑得一样,越滚越大,李玉刚在老百姓心里的印象,也就慢慢往下掉了。
最让人感慨的是梅葆玖老爷子,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李玉刚连一句面对面的诚恳道歉都没能说出口。
听说李玉刚在梅葆玖老师走了之后,才在网上发了篇长篇大论,跟大家道个歉,还表示想念呢。
这“跑来跑去的道歉”,让不少人觉得,像是个没心没肺的气球,根本没啥分量。
你还活着呢,咋不跟人好好聊聊,解释解释,或者当面说声对不起呢?人都走了,你说啥都像是给风讲故事,没听众!
这事儿里头,是不是有被舆论给逼得慌的成分,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结语:
说实话,李玉刚的那些新花样,让传统戏曲这坛老酒,仗着年轻人的口味,重新冒出了些许的香气。
如今这时代,消息多得跟麦子一样,酒的香气再浓也怕藏在深巷里!
要让老祖宗的艺术活得再滋润,就得想法子跟上时代,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真是让人头疼!
可是他就犯了个大错,就是心太急,想得太简单,没能认真地去领会和尊重那些传统艺术的深意,还有背后那套严肃的传承规矩。
#图文打卡计划#他自己抬杠抬得太高,结果把自己那点小底子都给露馅了。